首页

隔板踩踏

时间:2025-05-25 15:42:33 作者:“新时代运动员保障工作成果展”亮相体博会 助力体育人才就业 浏览量:50258

 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(陈建新)台湾京剧名家、梅派弟子魏海敏27日在北京表示,戏曲是中华文化载体之一,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戏曲行业,共同传承梅派艺术。

  “梅韵流芳”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、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日前启动。27日晚,系列活动之“梅派经典折子戏专场”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,魏海敏参与演出。

3月27日晚,“梅派经典折子戏专场”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。图为演出结束后,演员们谢幕。陈建新 摄

  专场演出集中展示五部经典古装戏及梅兰芳创排的最后一部戏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精彩片段。魏海敏说,纵观梅兰芳大师一生所创作的女性角色,其形象之多元,表演之细腻、传神,可以说把中国人千百年来对于女性美的描述,从文字、绘画、传说中搬上舞台,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美人形象。

  魏海敏表示,专场活动主题为“梅兰芳启示录”。当我们重温大师的艺术之路,缅怀的不仅是艺术成就,更是他一生对于京剧艺术的执着、追求、热情和奉献,这是艺术家的责任,也是梅兰芳大师给我们的启示。

  不同于以往,在当晚的演出中,魏海敏加入了朗读者角色。作为活动策划人,魏海敏向记者介绍,京剧的唱念做打非常迷人,但如果只有技艺表演,不能完整展现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。因而,此次演出结合了朗诵的方式,讲述大师的创作理念、创作过程,让观众能够更贴近戏曲,感受其深厚内涵。

  魏海敏说,京剧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,必须把其中核心精神提炼出来。在她看来,戏曲充满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意义、对于天地之间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。戏曲也包含了诸多道理、为人处事的方式等。看戏能够引起共鸣、净化心灵。

  多年往返于两岸,魏海敏还观察到,如今看戏的很多观众是年轻朋友,且年轻人对于戏曲的了解,并不比年长的戏迷少。也因如此,她认为从业者对于戏曲一定要有热情,更要了解角色、演好角色。“我觉得这个时代,观众一定要受到感动,才会进到剧场,才会继续支持你。”

  谈及戏曲的传承与创新,长年学习老戏,同时也在创作新戏的魏海敏表示,身为一个传统艺术表演工作者,绝对不可以只做一件事情,不能只是(专注)传统或只是(专注)创新,必须要有好的传承,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,如此才能相辅相成推动戏曲和时代同步向前。“未来,我很盼望能够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这个行列,使戏曲能有更新的发展。”(完)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鲐背老人忆峥嵘岁月:从军救国进军校 晚年书信再续黄埔情

2021年,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地中海航运公司(MSC)签订10艘1800TEU集装箱船和2艘3700TEU集装箱船订单,“地中海努里亚”轮是其中1艘3700TEU集装箱船,由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马尾造船负责建造。

福建湄洲岛三岁“打鼓萌娃”精通锣鼓 跟着戏班演出

8月8日,我国迎来了第16个“全民健身日”,今年的主题为“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”。当全民健身日与奥运相遇,两者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,共同激发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与追求。

扬州江都发生一起中毒事故 致2死2伤

天津8月26日电 (记者 周亚强)25日傍晚,“魅力海河,畅玩水运动”——2024年天津市水上运动嘉年华启动仪式在天津市东丽区举办。记者了解到,此次活动将同步开展2024年天津市青少年赛艇、皮划艇静水锦标赛、2024年天津市大学生赛艇邀请赛、天津市第六届水上运动会OP帆船比赛等多项水上赛事。

北京延庆等195个县级行政单位被命名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

习近平指出,中意传承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滋养了两国生生不息的人文交流,古老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方交流先河,马可·波罗打开了西方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,一代代使者接续谱写两国友好篇章,树立了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、共同发展的典范。近年来,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推动两国互办文化和旅游年,首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结好模式,两国高校广泛开展学术和青年交流,拓展新兴学科联合研究,取得丰硕成果。

香港举办“爱国爱港 耀我中华”文艺晚会喜迎国庆75周年

新华社河内10月12日电(记者许可 刘天)当地时间10月12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河内越共中央驻地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苏林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